糧食大作戰的大戰略

【經濟日報╱社論】

去年下半年以來,全球即陷入通貨膨脹捲土重來的陰影;先是油價,去年底已近100美元大關,緊跟著小麥、玉米、黃豆等基本糧食價格也節節升高,最近更一舉重回金融海嘯前的高峰;加上棉花、銅等原物料價格暴漲,全球各國都屏氣凝神,密切關注物價情勢,也祭出各種抗通膨政策嚴陣以待。
但若將這一次物價波動設為通貨膨脹,而以傳統手段對治,恐怕會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。因為對大多數國家而言,除糧、油與若干原物料價格外,其他物價迄今仍稱平穩;且傳統的通膨多因經濟過熱,尤其是貨幣與信用過度擴張所致,因而常見的對治手段就是收緊銀根、削減政府支出,以釜底抽薪。然而這樣的投藥若碰上所謂「成本推動性的通貨膨脹」,有如1970年代因油價大漲而使百物騰貴,則將治絲益棼,即使勉強壓制物價漲幅,也會以更嚴重的經濟停滯與失業率升高為代價。
這一次物價走揚,比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更可怖,因為油價遽升只是成本升高的一個環節,基本糧食倍數漲價,才更關鍵性。事實上,糧價騰貴原本就比油價上漲更值得重視,因後者主要影響運輸、生產成本與石化業的原料價格,而糧食則攸關貧窮人家的生死存亡,並且無他物可以取代;至於一般非關性命又非必要物資的商品漲價,更難以相提並論。因此,這次面對的問題不只是通膨的壓力,而是比通膨更可怕的糧食危機,不僅不可掉以輕心,應對的策略也全然不同。
此波糧價上升,直接原因是澳洲、巴西等產糧大國慘遭天災為禍,供給大受損傷,加上四處橫流的熱錢助紂為虐,藉此題材大肆炒作,令情勢加速惡化。但最根本的原因一如金融海嘯前,是逾50億人的落後國家人民經濟條件改善,飲食習慣漸向歐美看齊,大量以肉類取代直接取自基本糧食的熱量與蛋白質;但以牛肉為例,同樣1單位的蛋白質,要以16倍的植物蛋白質為代價。當50億人的部分糧食轉為消耗16倍基本糧食的肉類,則小小的地球如何能承擔對地球資源數倍以上的需求?
氣候異常或有了時,熱錢氾濫則可能更快消退,超過地球負荷極限的需求則只會變本加厲,因而隨著全球經濟復甦,糧食問題也愈演愈烈。台灣大部分糧食仰賴國外,國內糧價自然與全球亦步亦趨;預期再過一段時日而情況未解,產糧國家恐將紛紛管制出口,屆時高糧價已不足慮,花錢買不到糧食才更讓人不寒而慄。
高糧價對不同的國家與不同的家庭,衝擊大為不同。首當其衝的,是所得中大部分用於食物的家戶,其在窮國固然比比皆是,即使在台灣這樣的富裕國家,也所在多有。富裕人家的購買力雖小有傷損,但照樣可以大啖牛肉,萬千貧戶則在糧價倍增之後,全部所得已不足以養家活口,糧價再往上漲,就是逼入死路。因此,
面對此問題,抽緊銀根無濟於事,硬逼新台幣升值,也只能緩和問題於一時,而凍漲糧油糖價或全面查價,更只是杯水車薪;至於營業稅,即使大宗物資全額減免,等糧價再向上倍增時,也成徒然。
目前有兩個面向是當務之急;其一是以相對價格為誘因,引導民眾減少進口糧食、飼料及其產品如牛肉的需求,儘可能代之以國內尚可生產的稻米等,並以價格引導閒置土地儘可能投入糧食生產,再輔以擴大安全儲糧,應可使問題略微緩和;其二則是針對貧窮人家,以具體作法保證其基本食物供應無缺,子女營養不虞不足,而且不會因糧食重擔難以負荷而嚴重影響家計。有學者提議發放國外行之多年的食物券,主管部門切莫河漢斯言。
【2011/02/18 經濟日報】